欢迎光临
币圈最新消息
242023-01

投资机构Pantera Capital:比特币已经触底, DeFi 和游戏仍是获得投资数量最多的垂直领域

DeFi之道讯,加密基金 Pantera Capital 官方发布投资者信函《未来一年》(The Year Ahead),其中指出比特币在过去 12 个月的表现优于特斯拉、Meta 和 PayPal,首席执行官 Dan Morehead 认为市场底部已经过去,并表示“比特币已经触底,市场将很快看到链上资产的升值趋势,过去 13 年,平均每年的升值幅度可以达到 2.3 倍”。Pantera Capital 普通合伙人 Paul Veradittakit 透露,DeFi 和游戏仍是获得投资数量最多的垂直领域,其次是消费者应用、CeFi、链上基础设施和开发基础设施。Pantera Capital 认为,2023 年将是“区块链创业的绝佳时机”,VC 行业在去年上半年募集到 1210 亿美元资金,许多风投机构都在等待将这些资金部署到加密领域。

232023-01

V 神撰文介绍“隐形地址”概念以解决以太坊隐私保护难题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近日发布新文章《隐形地址的不完整指南》。文章指出以太坊生态系统后续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隐私,并提出“隐形地址”概念作为可能的隐私解决方案。该方案将会使 P2 P 交易、NFT 转移和 ENS 注册实现匿名化,从而起到用户保护作用。Vitalik Buterin 提出接收资产的用户可以生成并保存一个“支出密钥”,用于生成一个可以在 ENS 上注册的隐形元地址。该地址可以传递给交易发送者,发送者对元地址执行加密计算以生成一个属于接收者的隐形地址。发送方可以将资产转移到接收方的隐形地址,此外还可以发布临时密钥以确认隐形地址属于接收方,每个新交易都会生成一个新的隐形地址。

Vitalik Buterin 指出除了实施“密钥盲化机制”之外,还需要采用“Diffie-Hellman 密钥协议算法”,以确保隐形地址和用户元地址之间的关联不会公开,并利用 ZK-SNARKs 技术转移资金支付 Gas 费。

原文链接

Circle 跨链传输协议将于今年 Q1 上线以太坊和 Avalanche 主网

Circle 的 USDC 跨链传输协议(CCTP)将于 2023 年第一季度上线以太坊和 Avalanche 主网,目前已在以太坊 Goerli 测试网和 Avalanche Fuji 测试网上可用。此外,CCTP 还将在今年上线 Solana 和其他链。

此前报道,Circle 首席执行官 Jeremy Allaire 发推称,Circle 的 CCTP 即将推出。该基础设施有助于构建基于 USDC 的、更具可扩展性、高效、安全和用户友好的应用程序,可在源链上销毁原生 USDC,并在目标链上铸造相同数量的原生 USDC。

原文链接

报告:2022 年,Solana 生态系统开发者人数增长 83%

1 月 22 日,根据 Electric Capital 区块链加密货币开发者研究报告显示,2022 年,在开发者总数超过 1000 人的区块链生态系统中,Solana 的生态系统开发者人数增长率最高,增长了 83%。

Solana 团队表示,这份报告显示“Solana 上的开发者总数自 2018 年以来增长了 10 倍以上,超过任何其他区块链”。

原文链接

Mars Protocol 计划于 1 月 31 日上线 Cosmos 应用链 Mars Hub 主网

原 Terra 生态去中心化借贷协议 Mars Protocol 宣布计划于 1 月 31 日上线 Cosmos 应用链 Mars Hub 主网,并将向在 Terra Classic 上两次快照期间持有 MARS 的用户发放总计 6440 万枚新 MARS 代币。目前 Mars Hub 已发布两项提案,一是支持通过 IBC 将 MARS 转至 Osmosis,二是为即将建立的 OSMO/MARS 流动性池申请 31 万枚 OSMO 作为流动性激励。

原文链接

222023-01

一周精选:FTX 可能会重启、Genesis 申请破产重组与新闻 Top10

作者 | 吴说区块链 Lily

本周新闻Top10

1. 新任 CEO 表示 FTX 可能会重启

FTX 的新任首席执行官 John J. Ray III 表示,正在研究恢复破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可能性。他已经成立了一个工作组,以探讨重启公司主要交易所 FTX.com。“尽管 FTX 的高层管理人员被指控犯有刑事不当行为,但一些客户对其技术表示赞赏,并表示重启该平台是有价值的。”

2. Genesis 本周动态汇总

a. Genesis Global Holdco, LLC 及其两家贷款业务子公司申请破产重组

Genesis Global Holdco, LLC 及其两家贷款业务子公司根据美国破产法第 11 章向纽约南区美国破产法院申请破产重组。Genesis 手头有超过 1.5 亿美元的现金支持重组工作。

b. 法院文件披露 Genesis 债权人相关信息

根据法院文件,最大债权人为 Gemini 平台借款人 7.65 亿美金;其次还包括 Bybit 旗下 Mirana 1.51 亿美金;贝宝金融 1.5 亿美金;Coincident Capital 1.1 亿等。

c. Gemini 表示 Barry、DCG 等对欺诈行为负有责任

Gemini 表示,让 Genesis 破产的决定并不能使 Barry、DCG 和任何其他不法行为者免于承担责任,他们对欺诈行为负有责任,除非 Barry 和 DCG 恢复理智并向债权人提出公平的要约,否则将立即对 Barry 和 DCG 提起诉讼。

3. CoinDesk 本周动态汇总

a. CoinDesk 正在寻求部分或全部出售在内的选择

CoinDesk 正在寻求专门从事合并重组和资本战略的 Lazard 的咨询服务,以帮助其探索包括部分或全部出售在内的选择。CoinDesk 的母公司 DCG 在过去几个月收到了多项超过 2 亿美元的主动报价。CoinDesk 于 2016 年被 DCG 以 50 万美元的价格收购,2022 年其业务收入超过 5000 万美元。

b. Cardano 联合创始人 Charles Hoskinson:考虑以 2 亿美元购买 CoinDesk

Cardano 的联合创始人 Charles Hoskinson 表示正在考虑购买 DCG 旗下的加密货币媒体 CoinDesk,将其改造成新闻和社区网站的混合体,该网站将以约 2 亿美元的价格出售。

4. Circle 发布第一份年度“USDC 经济状况”报告

Circle 表示,自成立至 2022 年 12 月以来,超过 2130 亿美元的 USDC 已被赎回;目前约 80% 的 USDC 储备是 3 个月期美国国债,另外 20% 的 USDC 储备以现金形式持有;Circle 已被均富银行审计,涵盖 USDC 储备金,未来将由德勤进行审计。

5. 币安宣布完成第 22 次 BNB 季度销毁

币安宣布完成第 22 次 BNB 季度销毁,本次共计销毁 2,064,494.32 BNB(约合 6.17 亿美元),其中包括 BNB 反黑洞计划中额外销毁的 7,181.03 BNB。

6. 币安宣布在波兰已经注册为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

币安宣布在波兰已经注册为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在币安全球站注册的波兰居民目前被要求与币安波兰本地主体签署新的条款。币安计划在波兰加强当地人才招聘、活动和教育计划。

7. Bitwise 投资者信发布了对 2023 年的十大预测

Bitwise 投资者信发布了对 2023 年的十大预测,包括怀疑市场将在进入下一个看涨阶段之前横盘整理一段时间,另一家加密货币公司倒闭、代币暴跌或监管行动会催化出现另一波跌势,甚至存在重大风险,最终加密货币将会复苏,下一个牛市将是迄今为止最大的牛市,创下历史新高,并出现影响主流采用的新应用浪潮;ETH 将在 2023 年通缩,总流通供应量将至少下降 1%;USDC 将超过 USDT;Uniswap 的交易量将超过 Coinbase,等。

8. Robinhood 推出 Robinhood Wallet 移动应用

Robinhood 推出 Robinhood Wallet 移动应用,允许用户交易和转移加密货币,支持以太坊和 Polygon 链上的 NFT ,可充当“Web3 浏览器”。目前,该钱包正向 100 万候选用户陆续开放。

9. OKX 储备金较上月的 64.3 亿美元提升 16.64% 至 75 亿美元

OKX 发布第三次储备金证明报告,较上月的 64.3 亿美元提升 16.64% 至 75 亿美元,呈持续净流入状态。BTC、ETH、USDT 储备金率分别为 105%、105%、101%。据 DeFiLlama 数据,在过去一个月内 Binance 储备金增加 19.5 亿美元,Huobi 减少 3.36 亿美元。

10. Founders Fund 在去年市场崩盘前不久出售加密货币,盈利 18 亿美元

由 PayPal 联合创始人 Peter Thiel 共同创立的风险投资公司 Founders Fund 在去年市场开始崩盘前(3月底比特币价格约为 4.5 万美金)不久出售了其持有的加密货币(主要是比特币),为其带来约 18 亿美元的回报。目前 Founders Fund 管理着超过 110 亿美元的资产,对加密货币没有重大敞口。值得注意的是,大约在 Founders Fund 出售其持有的大部分加密货币的同时,Peter Thiel 表示他对比特币的未来持乐观态度,“可能上涨 100 倍”。

重点融资事件

UGC 元宇宙平台 Createra 宣布完成 1000 万美元 A 轮融资,a16z 领投FilSwan 宣布获得 Binance Labs 和 SNZ holdings 领投的 300 万美元融资Web3 基础设施提供商 Parfin 完成 15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Framework Ventures 领投DeFi 协议 Elixir 完成了 210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Arthur Hayes 等参投南非移动游戏和 web3 初创公司 Carry1st 在最新一轮融资中筹集了 2700 万美元,由 BITKRAFT Ventures 领投,a16z 参投以太坊初创公司 Obol Labs 完成 1250 万美元 A 轮融资,Pantera Capital 和 Archetype 共同领投Web3 游戏平台 Intella X 从 Polygon、Animoca Brands 和 Magic Eden 等投资者处筹集了 1200 万美元基于区块链的债务提供商 Obligate 完成 400 万美元种子扩展轮融资零知识证明 (ZKP) 硬件公司 Ulvetanna 完成了由 Bain Capital Crypto 和 Paradigm 领投的 15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虚拟宠物游戏 Neopets 的 web3 衍生产品在新一轮融资中筹集了 400 万美元ZK 技术开发商 Nil Foundation 以 2.2 亿美元的估值完成 2200 万美元融资多链 web3 钱包 Cypher 完成由 Y Combinator 领投的 430 万美元融资Web3 社交平台 Plai Labs 完成 32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a16z 领投更多行业融资事件,可查阅 crypto-fundraising.info。

根据央行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本文内容仅用于信息分享,不对任何经营与投资行为进行推广与背书,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区法律法规,不参与任何非法金融行为。不为任何虚拟货币、数字藏品相关的发行、交易与融资等提供交易入口、指引、发行渠道引导等。吴说内容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复制等,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12023-01

DCG 回应 Genesis 破产:正在与债权人接洽,会帮助清偿债务

编译 | 白泽研究院

Genesis 和 Grayscale 的母公司 Digital Currency Group (DCG) 于 1 月 20 日发表声明,对 Genesis 申请第 11 章破产保护的消息发表评论。

声明发布后,比特币价格攀升至 21,000 美元以上,达到 21,912 美元的 2023 年初至今高位。

DCG 的命运被加密爱好者认为是当前加密货币熊市进一步下行的重要催化剂。然而,由于可能清算资产,DCG 的声明似乎减轻了人们对比特币即将崩盘的担忧。

Genesis 和灰度 Grayscale 都是 DCG 的子公司。Genesis 的工作主要是基于其展现的资产负债表/风险管理水平,以低成本借入资金,再以高利息放贷。此次事件前,Genesis 是管理最好、规模最大的中心化加密借贷公司,它应该能凭借这一声誉以诱人的借入成本获取资金。

Genesis 会将比特币借给已暴雷的三箭资本和 BlockFi 等公司,然后,三箭资本和 BlockFi 等公司会转身将借来的比特币交给灰度,以创建 GBTC 股票。

由于 Genesis 和灰度 Grayscale 都是 DCG 集团的子公司,因此整个机制类似于左手倒右手的游戏,从中赚了三箭资本和 BlockFi 等公司的利息,风险却转嫁到它们身上。

三箭资本等公司之所以参与这项交易,是因为他们创建的 GBTC 股票在公开市场上能享受溢价。原因是 GBTC 股票的创建需要 6 个月的时间,在牛市期间,市场对 GBTC 的需求持续增加,但只有 6 个月前创建的股票才能拿出来销售。这导致 GBTC 供不应求。散户急于获得比特币敞口,而不愿费事去亲自购买比特币,他们愿意为紧俏的 GBTC 支付溢价。

DCG 在声明中确认了 DCG 和 Genesis 之间存在明显的分离。

“Genesis 拥有自己的独立管理团队、法律顾问和财务顾问,并任命了一个独立董事特别委员会,负责 Genesis Capital 的重组。”

DCG 及其其他子公司将继续照常运营,包括 Grayscale Investments LLC、Foundry Digital LLC、Luno Group Holdings Ltd.、CoinDesk Inc. 和 TradeBlock Corporation。值得注意的是,Genesis 的现货和衍生品交易业务 Genesis Global Trading, Inc. 也将继续照常运营。

DCG 披露了欠 Genesis Capital 约 5.26 亿美元的债务,到期日为 2023 年 5 月,期票为 11 亿美元,到期日为 2032 年 6 月。

该声明还包含一个问答部分:

既然 Genesis Capital 已经申请了第 11 章,它会怎样?

只有 Genesis 贷款实体——Genesis Global Holdco, LLC、Genesis Global Capital, LLC (“ GGC ”) 和 Genesis Asia Pacific Pte. Ltd.(统称为“ Genesis Capital ”)——已申请第 11 章破产保护。值得注意的是,Genesis 的现货和衍生品交易实体 Genesis Global Trading, Inc. 继续照常运营。没有其他 Genesis 实体申请破产保护。

第 11 章是美国破产法中由管辖法院监督的公司重组的一章。Genesis Capital 可能寻求重组、出售其资产或以其他方式重组其业务。Genesis 的独立董事特别委员会将根据 Genesis Capital 债权人的意见做出该决定。任何重组最终都需要获得破产法庭的批准。

Genesis 破产对 DCG 意味着什么?

DCG 及其其他子公司将继续照常营业。自 DCG 于 2015 年成立以来,子公司都作为独立公司运营,拥有自己的管理团队、财务和风险管理协议以及法律和合规监督。每个子公司都有自己的文化、运营结构和激励机制。每个子公司日常业务的各个方面都由各自子公司的领导团队指导。 

DCG 为 Genesis 做了什么?

2032 年到期的 11 亿美元期票代表 DCG 在 2022 年 6 月三箭资本违约后介入帮助 Genesis。DCG 同意转让和交换 Genesis 从三箭资本应收的 11 亿美元无抵押贷款。DCG 实际上承担了 Genesis 在三箭资本贷款上的损失风险,但没有义务这样做。 

DCG 如何与 Genesis Capital 的债权人接洽?

DCG 积极与 Genesis Capital 的债权人接洽,就各方解决方案达成一致。双方交换了多项提案。

DCG 会帮助 Genesis Capital 清偿债务吗?

DCG 打算完全履行对 Genesis Capital 的义务。

DCG 对 Gemini 与 Gemini Earn 计划有关的不实指控和诉讼威胁有何回应?

正如我们上周提到的那样,这是 Cameron Winklevoss 的又一次宣传噱头,目的是转移用户对他自己和 Gemini 的指责。Gemini 任何关于 DCG 或其任何员工的不当行为的暗示都是毫无根据且完全错误的。DCG 将继续与 Genesis 及其债权人进行建设性谈判,以达成对各方都适用的解决方案。

完整声明:

https://dcgupdate.com/

Genesis 在破产申请中称负债达 51 亿美元,此前未能从 3AC 收回 12 亿美元未偿还贷款

据 CoinDesk 报道,根据 Genesis 临时首席执行官 Derar Islim 签署的法庭文件,Genesis 在去年 11 月冻结提款后的几周内持有 51 亿美元的负债。由于 Genesis 在三箭资本 (3AC) 崩溃中损失 12 亿美元,至少部分流动性紧缩在几个月前就开始了。该损失来自 Genesis 亚太部门(该部门还提交了破产),它管理 Genesis 与 3AC 的借贷关系。备案文件显示,在 3AC 倒闭时,Genesis 对该基金有 24 亿美元的未偿还贷款,其中 Genesis 只能收回一半。

DCG 去年承担了大部分风险,交换了 10 年期期票以换取 Genesis 对 3AC 的 12 亿美元索赔。该票据现在是DCG与加密货币交易所 Gemini 就交易所的收益产品 Earn 发生公开争执的中心,Gemini 是 Genesis 的最大债权人,资产超过 7 亿美元。

原文链接

深度讨论:Genesis 申请破产重组 DCG 会暴雷吗?对行业影响几何

编辑 | Carol 吴说区块链

本文为 OKX Space 概要,编辑进行了节选。 内容存在一定门槛,建议可先阅读背景文章与播客DataFinnovation:解密 DCG、三箭资本与 GBTC 的复杂关联交易

DCG 集团主要投资了以下几块业务:

1、Grayscale(灰度),全球最大的比特币基金,持有最多比特币的机构;

2、Genesis,它是全球最大的加密借贷服务机构,其主要业务也就是借贷,不过它的借贷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中的银行借款或者信用卡借款,其主要是通过复杂的抵押品为用户提供借币服务;

3、Foundry,全球最大的比特币矿池;

4、CoinDesk,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媒体。

由此可见 DCG 集团确实是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集团之一。回到 Genesis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问题,其逻辑也非常简单,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它+借了太多钱给三箭资本,而且它与三箭资本一直有一些不清不楚的关联。Genesis 借出了高达 23.6 亿美金的贷款给三箭资本,损失达到12亿美金。

1月20日,Genesis Global Holdco, LLC 及其两家贷款业务子公司根据美国破产法第 11 章向纽约南区美国破产法院申请破产重组。Genesis 手头有超过 1.5 亿美元的现金支持重组工作。最大债权人为 Gemini 平台借款人 7.65 亿美金;其次还包括 Bybit 旗下 Mirana 1.51 亿美金;贝宝金融 1.5 亿美金;Coincident Capital 1.1 亿等。

简单陈述完事情的背景,让我们再回到第一个问题,也请 4 位嘉宾分享一下你们的观点。

Genesis 暴雷的原因是什么呢?

Ning(Bastion Trading CEO):

这个事情主要牵扯的几方有:Genesis、 DCG、Grayscale。现在主要的问题就在 Genesis 这边,DCG 是 Genesis 的控股股东,Grayscale 也是 DCG 手下的子公司,Genesis 这个公司,就像前面 OKX 的老板介绍的,它是一个很大的做市商、借贷平台,其本身是没有什么资产的,平台里的钱有一部分也可能是 DCG 给的种子基金,还有很大一部分应该是吸了很多 saving,然后再去借给那些机构以及投资者。当然在很多时候 Genesis 是会要担保品的,但有时候它也是没有担保品或者说是不足额的担保品。因为大家都知道前几年市场非常的火爆,在火爆的顶点的时候大家都疯狂地抢占市场份额,因此可能不太考虑风控的问题。所以现在才会出现很多漏洞。目前已知的 Genesis 的大漏洞有:贝宝大概是几亿美金;三箭资本超过 10 亿美金;在 FTX 的资产大概是 1.75 亿美元,但这个钱仅仅是他们在 FTX 倒闭的一刹那,被锁在里面的钱。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比如说 FTX 问他们借了钱,然后给了 Genesis 的担保品是 FTT ,但是 FTT 从当时的四五十块钱一直跌到了现在的几毛钱,这个担保品直接变得不值钱了,但是钱还在那里,也就是这个坏账还得让 Genesis 算上去,这些东西加起来大概有 20 亿美金左右的亏空。

那么它会不会影响到 DCG?我觉得作为 DCG 本身来说,肯定是不想被影响到的,因为在组织架构里 DCG 是母公司,下面的子公司爆了,母公司大不了该干嘛干嘛。但是因为之前三箭资本的事情以及他们前面回购的事情,如果他们要是在 Genesis 有很大的储备金(客户存款)的时候,问 Genesis 借了钱,同时在那个时候 Genesis 有可能又在三箭资本注资了一部分,因为它本身也没有钱,所以注资的钱也可能是它借的钱,也就是是左手倒右手。所以我觉得现在的情况是 DCG 想要切割,或者说它是想要等,因为现在最值钱的部分肯定是 Grayscale。因为 Grayscale 一年大概会产生大概 200 个 million 到 250 个 million 的收益,按照现在比特币的价格,如果说明天涨一倍,它就变成了 500 个 million ,这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也就是说,如果再拖几年,Grayscale 就能把这个钱还上, 所以对于 DCG 来说,它肯定是想要拖时间的。而那些存款的储户们当然是不想管这个事,他们就想现在提款,所以我觉得现在是一个几方的博弈。现在储户们问 Genesis 要钱,以逼迫 DCG 出钱。而 DCG 的意思是能拖尽量拖,最后就看债权人怎么去迫使 Genesis 的主管以及 DCG,隔着这么一层关系来让他们还钱。而 DCG 想要切割的原因还有一点是因为中间还有一个 Gemini, Genesis 是 Gemini 很大的借贷商,所以在这个时候 Gemini 自己可能也有一部分的责任。但是 Gemini 现在表现得比较激进,就想赶快解决这件事,准备祸水东引,不承认是自己的问题,只认为是 DCG 的问题。所以总的来说,还要看他们博弈后的最终结果,至于 Genesis 会不会造成 DCG 暴雷之类的,我觉得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应该没有人想要去把这个东西给拆掉给卖掉,所以我认为大规模的清盘应该是不会发生的,以上就是我的观点。

冬兵(比特小鹿首席研究员)

关于以上的讨论,我想还是先回到吴老师最开始提的问题,Genesis 为什么会暴雷?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也是一个行业共性的问题,回顾最近这一年,Genesis 不是第一家,可能也不会是最后一家暴雷的机构,在 Genesis 之前,已经有很多与它做类似业务的加密借贷机构暴雷了。与之相对的是, 同做借贷业务的那些 DeFi 平台,目前为止都维持了业务的正常运转。中心化借贷平台的普遍暴雷,说明行业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我看有些人都说 DeFi 之所以能存活没什么大不了的,无非是采用了超额抵押而已。但我觉得这种超额抵押要求才是符合金融的基本逻辑的,只能说 DeFi 遵循了金融的基本逻辑和法则,很本分的在开展业务。如果一个人拿他的房子做抵押贷款的话,他的房子市值 1000 万,他是不可能足额贷出 1000 万来的,他能贷出 700-800 万就顶天了,这还是因为房子是一个波动性比较小、相对稳定可预期的资产。如果拿加密货币来做抵押的话,众所周知加密资产的波动是非常大的,比如 2021 年市值最高的时候值 100 万币现在能值个 20 万就不错了,如果用这样的币作抵押,押 100 万币贷 20 万都已经算非常危险的了。但我想现实中有多少中心化的加密借贷机构都做到这么审慎呢?能做到这点恐怕也不会暴雷了。这就是过去一年众多借贷平台遇到市场下行就纷纷暴雷的一个重要原因。Genesis 应该也犯了这个错误。

除此之外,Genesis 的暴雷可能也存在运气不好的因素,比如他们确实拿到了一些抵押品,但清算不及导致穿仓。去年五六月份时市场上发生了天量的连环清算,中心化借贷机构在清算时相对完全自动化的 DeFi 平台在清算效率上处于劣后地位,导致部分贷款在价格雪崩过程中出现穿仓,造成巨额亏损。

当然,第一方面的问题,即:贷款时并没有完全遵守金融审慎原则才是 Genesis 最致命的问题,也是 Genesis 和其他中心化加密借贷机构存在的一个共性的问题。他们的业务流程可能本来就是有问题的,业务的逻辑也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在熊市的中被连环引爆。导致这些机构如多米诺骨牌般接连倒下。

下一个问题,Genesis 的危机是不是会牵连到 DCG?这个问题我觉得从法律的角度来说,还有很多不甚清楚的地方,现在要做出结论还为时尚早。市面上流传的很多信息都是基于传言和揣测。需要有更多实锤证据,比如 DCG 和 Genesis 间的借贷文件,才能确定两者之间实际的借贷关系和互相的义务。目前我们从已公开信息已可确认 DCG 确实向 Genesis 借了大概 16.5 亿美元,但这些借贷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是否存在真正的借贷关系?这些借款合同的生效是否有一些但书或前提条件?或者设置自动展期之类的条款,以至于 DCG 永远不会违约,种种细节我们现在都只能靠猜,需要有更多内情实披露出来才行,也许这些证据的披露要等诉讼了。我觉得 DCG 如果真的因为 Genesis 的倒闭而破产,很有可能要通过某种诉讼程序来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双方真的选择到法院解决,这个问题的解决也不会是一蹴而就的,更可能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市场之所以高度关注 DCG 危机,其实主要是担心由此引发的新一轮市场清算,尤其是 Grayscale 的清算,那么 Grayscale 是否会被清算呢?我的理解和 Ning 老板的意见基本一致。Grayscale 运营的是一个信托产品,在英美法下的信托产品,是高度独立的且隔离的,由合约创造,其终止或者清算,也必须遵循合约的约定。我特意翻了一下 Grayscale 提交给 SEC 的法律文件,其中对灰度信托的清算设立了非常明确的条件,除了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比如说比特币网络崩溃、比特币市场归零崩盘或者是遭遇重大诉讼等等,实际能够令 Grayscale 清算的现实条件,其实就是 Grayscale 本身注销或者破产了,同时又没有一个管理人来接手它的职位,导致无人管理信托,最终被清算。

但是问题在于 Grayscale 目前看来不属于当前债务关系中的任何一方,它并不欠任何人的钱,这种情况下并没有清算 Grayscale 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也就是目前 Genesis 的危机基本没可能导致 Grayscale 发生被动的清算。于是就只剩下一种可能,即 Grayscale 的股东主动注销并清算 Grayscale ,但主动注销 Grayscale 显然不符合当下任何一方的利益。因为 Grayscale 是当下整个债务僵局中最大的现金奶牛,任何理性的一方要解决当下债务危机,不但不应该迫使 Grayscale被清算,反而应该力求保住它,唯一需要纠结的点只在于 Grayscale 控制权归属。而实际上这也是目前为止,各方争夺的一个焦点,各方所有的动作,最终目的可能也就是要争夺 DCG 的所有权、Grayscale 的所有权以及它的收益分配权而已。

郑迪(独立投资人)

我觉得 Genesis 走破产清算道路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但是我觉得这不会导致 DCG 的连环倒下,DCG 还是有很多办法的,比如可以拿 Grayscale 或者自己的股权来融资。

先回答一下吴老师刚才的那个问题,为什么 Genesis 会出现这些问题呢?其实我觉得 Genesis 作为 Grayscale 重要的姊妹公司,在 Grayscale 壮大的过程中其实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Grayscale 的溢价套利策略从 2020 年开始就变得非常流行了,因为那个时候 GBTC 溢价最高的时候达到了 40%,而且常年是维持在 20% 上下的,因为正好跟IRA(个人退休金账户)养老金账户的免税优惠有关系,所以它溢价 15%~20% 是非常合理的。那么在这样的过程中,DCG 当然不可能说自己左手倒右手,更不可能承认自己去认购,然后套这个溢价的利润,它肯定是要借助一些市场的第三方,如果有第三方的这种机构,例如三箭,或者其他一些市场上比较知名的机构,估计多多少少都从事了 Grayscale 溢价套利策略的交易,它们本质上就是在帮助 DCG 把 Grayscale 壮大。我们知道在 Grayscale 刚开始发起的时候其实才 4.75 亿美元的规模,但现在即便币价跌了这么多,GBTC 仍然有105 亿美元的规模,ETH 基金也还有三十几亿美元。所以 DCG 每年从 GBTC 和 ETHE 这两个信托产品上面,以现在的币价来算,每年都能够得到管理费收入 3 亿美元,所以这确实就像前面两位老师说的,Grayscale 就是一个现金奶牛,它是一个不可赎回的半封闭状态的信托,我们可以理解成是一个封闭式基金,在这个状况下不能赎回就导致只要它不解散,它每年都可以收这 2%~2.5% 的管理费,所以没有人希望它解散。那么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只要有人拿币来做实物的认购,那么它的规模必然就是不断做大,至于卖它的股份,那就跟它的管理规模和管理费收入没关系,所以它就是一个类似于貔貅的只吃不吐的存在。

从这个意义来上来说,Grayscale、DCG、Genesis 跟三箭等等都是利益共同体,可能它们不存在一个刻意的共谋,但事实上这就已经形成了共谋,要把 Grayscale 的规模做到今天这么大,让它成为一个现金奶牛,必然就少不了三箭这样的机构帮忙,当然客观上三箭也是想自己赚钱。所以在三箭或者其他机构跟 Genesis 打交道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些可以讨价还价的借款条件,比如当时听说拿 GBTC 或 ETH 的份额去抵押找 Genesis 借币,然后再循环回来继续做实物认购,这个利息非常的低,可能只有 1%~2%,然后保证金的要求可能也不高。可以想象一下,作为“共谋”的合作伙伴,提出一些比较松懈的借款条件,我觉得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然谁帮你把管理规模做大?所以风控的下降就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另外也像前面那位老师说的,的确是以前市场太火了,如果借款原则不放松,根本做不了生意。但是金融是一个收益前置风险后置的存在,赚到的钱什么时候会吐出去,可能要等两到四年才会看到。

至于 Genesis 到底为什么会倒?其实前面吴老师已经把具体数额都说了,Genesis 对三箭的敞口大概是 23 亿美元,然后留了一个窟窿 11.75 亿美元,DCG 当时就说给 Genesis 注资 11.75 亿美元,把窟窿填上,但是 DCG 又没钱,于是就在名义上对 Genesis 注资,写了一个本票给 Genesis,约定 10 年以后再还,也就是 2032 年以后再还,相当于这个钱 DCG 不用出,但又确实给它借了 11.75 亿美元,理论上就是这笔钱不是一份现有的即时的负债。但是最近大家好像都相信本票里面有一个提前赎回条款,就是说如果 Genesis 一旦破产倒闭,这 11.75 亿美元就会被马上赎回。所以现在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分析机构对 DCG 的估值分析,其实都是把这11.75 亿美元给算进去了,算成其负债了,算成其现实的债务而不是一个或有的负债。所以其核心就在于 11.75 亿美元本票到底有没有 Genesis 一旦倒闭就必须要还的条款,目前市场已经默认了这点。(AMA 后,DCG 发布详细问题解释。第一:11.75 亿美元本票不是可赎回的债券,也没有包含任何可赎回的条款,即强调 Genesis 破产重组与 DCG 并无关联;第二,强调 DCG 向 Genesis 的这两笔借款都是 Arm's length,即交易各方独立且处于平等地位,试图强调 DCG 集团不会在 Genesis 的问题中受到影响)

第二个就是今年 5 月要到期的另外一笔 5 亿美元债务,所以 DCG 一共要还的就是16.75 亿美元。我看市场上比较通行的计算方法,基本上都认为 DCG 欠 20 亿美元,但是我觉得这个东西不太会传染到 DCG,因为 DCG 手上的 GBTC 还有 10 亿美元左右,具体拿着的大概有 GBTC 的 10%,而 GBTC 现在已经价值 105 亿美元,当然它应该也不会去卖这个东西,卖的话折价会更大,它可能会拿去抵押。DCG 手里还有一些 ETHE,我不确定具体数量是多少,但把这些都算上,再加上 Grayscale 的 3 亿美元管理费收入,再扣除一些费用,再加上 DCG 其他的子公司可能有 2.25 亿美元,或者说单独拿 Grayscale 出去融资应该也能融个几亿美金,再加上其他的 GBTC 股份,还有投的一些资产等等, DCG 的企业价值大概是 32 亿美元,扣掉 20 亿美元的债大概就是 12 亿美元,也就是说它还可以用 12 亿美元的股权估值去融几亿美元,再去对现有的债务进行展期去腾挪,最后还是能把这笔钱给填上。

前面的几位老师说的也对,现在 DCG 肯定就是在尽量拖时间,实在不行也只能壮士断腕让 Genesis 倒闭,就看 11.75 亿美元是不是马上要还。现在大家都盯着 Grayscale 这块肥肉,前段时间市场上还传出现在都不想投 DCG ,只想投 Grayscale ,估计现在它们还是在砍价的过程中。CZ 前段时间还表态说对 Genesis 有兴趣,但最后爆出来其实是对 Genesis 手上的一些抵押品感兴趣,而且这些抵押品搞不好有很多就是 GBTC,可能就是希望能打折收到一些 GBTC 的份额。

最后再讲一点,现在市场上有一些 Fud 说 DCG 的 GBTC 折价很深,大概折了百分之四五十,说这个钱不够,所以主观上希望去解散信托,从而把这个折价给收回来,拿到更多的钱,这其实是一个很离谱的说法。因为如果真的有人有这个主观愿望,一旦表现出来,立马就会有对冲基金进场去做多 GBTC,同时去做空比特币,包括以太币,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是折价确实消失了或者大幅缩窄了,但实际上 GBTC 可能不会涨太多,反而是 ETH 会大跌。而且一旦有人这样做的话,属于是把自己的金蛋也给杀掉了,这个是完全不符合其利益的,所以没有理由会相信有人有动力去做这件事。当然有人会问会不会有一些鲨鱼级的对冲基金玩家想去主动地清除信托,把这百分之四十几的折价赚到,其实这也不太现实。就像前面老师讲到的,能够去清算信托的限制条件还是很多的,除了刚才讲到的那些,还有一条就是至少有人要收集超过 GBTC 份额的 75% 再去投票才能解散信托,但仅仅是 DCG 的手上就拿了 10%,也就是说外面的货其实也就只剩下 15%,只要稍微有人反对就会收集不齐,这基本上是做不到的事情。而且如果真的有大鳄做这件事情,在市场上稍微收集一下,一有风吹草动,这个折价可能就会马上被填平,所以这是不太现实的设想。正是因为有这么多难点,所以 GBTC 才会有这么大的折价,市场还是很聪明的,它不会一直维持这么大的折价。

对于刚才的结论我还想补充一点,我们一直是在没有任何法律问题的前提下,分析 DCG 所做的这些事情,其实最近监管机构很明显已经开始注意到 DCG 了,并且有传言说已经开始调查,所以这个事件还有待于去观察。当然我觉得如果没有这些事情,我们仅仅是看目前所表现出来的这些资料信息和商业条款,我觉得 DCG 问题应该不大。Su Zhu 的那个东西我看到了,就是说 Genesis 风控很差,接受 FTT 作为抵押品之类的,而且他们自己也知道,根本就不可能收得回来贷款,包括 Su Zhu 也说他们里面有些人收钱受贿,这些东西就看有没有证据了,这对于监管机构肯定是如获至宝,就看最后怎么演变了。

Ning:

Su Zhu 现在应该是被追索的人,甚至有可能是被通缉的人。所以说现在 Su Zhu 的做法其实就是祸水东引,这事不是我的错,这是别人的错,Genesis 的屁股也不干净,甚至让大家都忽略了一点,三箭的成就完全是靠 Genesis 给撑起来的。三箭其实从 2013 年开始就在做传统金融,其本身是一个非常小的公司,一直到 19 年、20 年的时候靠 Genesis 那一波极大规模的无抵押借款,直接就从一个很小的机构做成了巨头。那个时候 BTC 的溢价大概在 20%~40% 左右,ETH 的最高溢价则是 800%,三箭的确是在那一波吃到了溢价,才一下子从一个比较小的资产规模到了上 billion 的规模。上了 billion 之后,三箭就认为没有风控了,所以行事也就更加大胆,也就造成了现在的结果。目前,Su Zhu 处在被诉讼的情况下,当然是希望通过说 Genesis 屁股不干净,让他们之间的诉讼有更多妥协的空间。

我再补充一点关于 Grayscale 的清算,其实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 Grayscale 给纽约监管的报备里面写的,如果超过 75% 是可以解散的;还有一种是根据它的条约来说,超过 50% 是可以更改它的条款的,也就是说超过 50% 就可以去要求主张。其实所有人的利益都是一致的,大家都想要拿到 Grayscale 的经营权,并不想解散 Grayscale ,甚至所有人都是冲着 Grayscale 这块肥肉去的,甚至比如说像 Gemini 这种公司,其实他们现在讨论的焦点,肯定是跟 Gemini 商讨把 Grayscale 卖给它。另外一个就是用拖的方法让自己等几年还上。

那么还有一个结果就是,如果 Genesis 倒闭就会进入 chapter11 的程序,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进入 chapter11,就会有清盘人,清盘人根据法律即使是贷款没有到期,也有权利去追溯,因为它的责任就是要收回所有的债务。如果 Genesis 进入清盘程序,其 11 亿的本票,5 亿的借款,都可以直接向 DCG 追溯,那么就有可能会造成 DCG 一下子还不起来,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坏处就是如果进入清盘程序,这个事就是清盘人的事,清盘人一般是那种比较大的清盘机构,它们不会很快地把债务关系理清楚,因为清盘人是按照小时来计费的,所以它们就会一直拖着这个事。如果把 Genesis 给逼急了,破产了,它的清盘人进来就有可能拖个 10 年,然后把 DCG 给弄破产,就可以再拖 10 年、20 年,到最后追索的人不一定能拿到钱,Grayscale 的钱也都被律师赚去。在这个情况下,就有点像电影里两个人相互拿枪指着,看谁先倒下。其实现在大家就是在扯 Grayscale 的经营权以及怎么折价去融资,融多少钱能把洞堵上,而且大家都很有信心,觉得能够堵上,只是到最后鹿死谁手的事情。

今年行情走势如何?

郑迪(独立投资人):

好的,相对来说,我感觉今年还是比较乐观的,无论是从大的宏观角度来看,还是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比较差的大事件,其实在去年已经出的七七八八了,现在看起来也没什么特别大的问题,而且去年的一些黑天鹅说不定到今年都解决了,最近的油价也变得低迷,说不定今年俄乌就停战了,包括房租在美国的 CPI 里面也会一路向下,刚刚出来的 CPI 又是低于预期的,所以我觉得美元强势基本也快到头了。从宏观角度来说,这些趋势对于包括 Crypto 在内的风险资产都是有很大好处的,我觉得现在很可能就是在熊市的末尾。对于看好的赛道,我个人觉得还是游戏赛道,因为 NFT 形式的出现,它使得以前传统游戏的售卖道具,还有皮肤售卖等收入后置的模式,变成了收入前置,而且还可以躺赚版税,其实这可以刺激到很多优秀的游戏团队进入到 Web3 领域,然后通过这个赛道出圈。游戏是可以吸引到很多新增用户的,他们通过游戏入圈后,就会逐渐学习使用钱包,然后接触 Web3 的其他领域等等。其实我们看去年的一篇报告也是这么说的,去年前两三个季度新入圈的用户,第一时间接触的都是 NFT 和游戏,然后才入圈的,他们在之前是从来没有炒过币的,更没有做过 DeFi,所以我觉得游戏是目前最前沿且最具希望的领域。

第二个我想谈谈 Opensea, Opensea 毕竟也只是靠小图片项目起家的,但是现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压力,包括像 Facebook、苹果,都想来抢生意,这个对行业来说当然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对于 Opensea 来说,肯定是竞争对手在增加,我觉得下一个 Opensea 或者能超越 Opensea 的存在大概率就是在 PFP 以外的 NFT 领域出现,而且非常有可能是在游戏赛道。

冬兵:

我同意郑迪老师的意见,我也觉得今年的情况至少不会比去年更差了。可以从两个方向来分析,一个是从行业自身发展的角度,一个是外部宏观环境的角度。如果从行业内部的情况来看的话,据我观察,无论是链上地址的筹码分布、还是上市矿企的资产财务数据,都已显示筹码转换的过程已经接近完成,即币已经从 weak hands 转移至那些 diamond hands 手中。这也是过去几轮熊市中反复发生过的事情。随着去杠杆进程的深入,weak hands 普遍已经把手里的筹码都抛尽了,要让他们形成新的巨大抛压已不大可能了。我个人认为大部分去杠杆工作在去年 5、6 月份那波暴雷潮中就已经完成了,无论 FTX 还是 DCG 的危机,实际上都是去年 5、6 月份那波暴雷潮的余波而已。到目前为止,这个去杠杆过程已经接近尾声了。但是,虽然行业的去杠杆过程已经接近完成,但行业信心仍未恢复。从目前我看到的稳定币的总市值情况来看,稳定币的市值仍在不断地下降。我理解就是虽然去杠杆过程已近尾声,但大家目前仍处于一种惊魂未定的状态,对于行业的信心仍然没有恢复,因为信心没有稳固,所以资金仍然不断流出。等到大家重新对这个行业聚集起一定的信心,行情应该就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回暖。从外部环境来看,虽然还谈不上宏观环境反转,但确实已经有一些向好的趋势。比如今年的通胀有望下降,俄乌冲突在今年也有可能会结束,所以不管是美国还有欧洲,未来可能都会释放出一些利好的消息。中国这边,今年的目标还是比较明确的,就是要回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基本路线上来,可能会因此推出一些刺激措施,所以中国的整体经济环境也会比去年要好。总的来说,我觉得今年的情况,无论是行业本身还是外部环境,都会比去年要好。当然也只能是审慎乐观,因为去年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要想在这个行业里生存,就一定要为各种最恶劣的情况作好准备,避免各种主观臆想和过度乐观。那些暴雷的借贷机构之所以会暴雷,有可能就是因为它们对于未来发展过度乐观而忽略了极端情况的可能性。所以话肯定是不敢说死的,即使对后市乐观仍然要为可能的黑天鹅事件作好准备。至于说看好的行业,我觉得今年的挖矿产业还是值得期待的。经过去年的行业洗牌,矿业的泡沫已经挤得差不多了,现在出现了很多黄金的投资机会。如果有资金和技术的话,当下正是布局矿业的大好时机。

Ning:

我觉得从交易以及金融的角度来说,其实大家看的都是美联储,但是不光要看是 CPI,也要看美国的非农就业数据,以此来看宏观。总的来说,大家比较偏乐观,只要看到一点点 CPI 下降就会开始说止跌,当然现在是因为俄乌以及欧洲的冬天还处于不是那么寒冷的情况下,CPI 的确也是在下降,就看拜登想要多快把这个事给解决了。因为之前好几次都是半途而废的结果,生息升了一半,出了疫情又砍了,只是稍微说了两句,并没有真的把债给加上去,又印了一大笔钱。在币圈市场看来,的确是进入了一个没有再跌下去的理由,因为该卖的人也都有人卖了,就从整个宏观来看,华尔街这里看起来还是很乐观的,或者是偏向于乐观。除了特斯拉,很多股票相对于 5% 的利率都不低。在币圈好几波事件发生之后,那些不太审慎的机构也都被淘汰或者进入了破产程序,之后应该会有新的机构和监管方向出来,这个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有利的,但也有一点坏处就是传统金融可能会带一些破习惯进来,这本来就是币圈所厌恶的,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到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强监管,币圈就变成了另外一个可牟利的市场,而并不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市场。

当然我也同意如果有什么新亮点,游戏应该是最有可能出圈、能带来真正的一些量的事情。毕竟就整个币圈而言,都说在做项目,不是搞金融,但搞来搞去大家就是在炒币,所有的项目都没干,就只有币的价格在浮动,大家也就关心了这个东西,没有人关心这个东西最后能否改变世界。如果能针对性地引入一些应用,就可以造就新的热点。

根据央行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本文内容仅用于信息分享,不对任何经营与投资行为进行推广与背书,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区法律法规,不参与任何非法金融行为。不为任何虚拟货币、数字藏品相关的发行、交易与融资等提供交易入口、指引、发行渠道引导等。吴说内容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复制等,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Genesis 破产案首次听证会定于 1 月 23 日举行

据 CoinDesk 报道,根据法庭文件,加密借贷机构 Genesis Global Capital 的破产保护案件的“首日听证会”将于 1 月 23 日星期一下午 2 点举行。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