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币圈最新消息
222022-10

Telegram 将在 TON 链上推出用户名拍卖平台

据 The Block 10 月 21 日报道,Telegram 官方宣布,很快将在 Open Network(TON)链上推出一个用户名拍卖平台,Telegram 创始人 Pavel Durov 最早在 8 月透露该项目。他表示,“Telegram 生态系统的其他元素,包括频道、贴纸或 emoji,之后也可能成为该市场的一部分。”

原文链接

212022-10

香港证监会正考虑允许散户投资者直接投资加密资产

据南华早报报道,中国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的牌照主管兼金融科技部门负责人 Elizabeth Wong 近日证实,监管机构正在考虑允许交易所和其他中介机构直接向散户投资者出售加密货币。Elizabeth Wong 称,香港的加密监管环境与内地不同,她强调香港可以推出自己的法案来监管加密货币,证监会目前正在考虑允许散户投资者“直接投资于虚拟资产”。

原文链接

Twitter 与 OpenSea 等合作,将为 NFT 收藏者启用“Tweet Tiles”功能

据 NFTgators 报道,Twitter 正在与 OpenSea、Rarible、Magic Eden、Dapper Labs 和 Jump.trade 市场等合作,为 NFT 启用 Tweet Tiles 功能,该合作伙伴关系将使 Twitter 能够向 NFT 收藏者推出该功能,允许他们在平台上共享支持行动号召(CTA)的收藏品,推文还能够包含 NFT 元数据,包括 NFT/系列和创建者的名称。

据悉,Tweet Tiles 是一种将可自定义格式附加到 Tweet 的方法,iOS 和 Web 上的用户可能会看到 Tweet Tiles 并与之交互,这些 Tweet Tiles 包含文本、图像、视频或其他元素,允许轻松与内容互动,并使时间线更加动态和可视化。Tweet Tiles 会在用户粘贴 URL 时自动呈现。

原文链接

zkSync:将于 11 月初发布有关 Token 经济学的公告

10 月 21 日,zkSync 开发团队 Matter Labs 首席产品官 Steve Newcomb 在 Twitter Space 中表示,zkSync 将于 11 月初发布有关 Token 经济学的公告。此外,此前有关 zkSync 将于 11 月发行 Token 的消息系谣言。

原文链接

EIP-4844:新升级如何推动 Rollup 降低费用和增加吞吐量?

撰写:Jesse Pollak

编译:深潮 TechFlow

TL;DR

EIP4844 这项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在 Devcon 会议期间进行了多次高影响力的工作会议,确定了一些小的规格变化,并正在全速推动实施中。

EIP4844 将使第 2 层 Rollup 的费用减少 10-100 倍并拥有更高的交易吞吐量。它通过一种名为“Blobspace”的 Rollup 构建的形式,使得以太坊能够引入数据可用性来做到这一点。

这一变化对于推动以太坊的采用至关重要——例如在 Coinbase,"我们认为 EIP-4844 是将我们的客户带入加密经济的一个关键推动因素,它具有安全、易于使用的体验,而且更快、更便宜"。

Devcon 的目标是推动所有客户团队就「如何最好地交付 EIP4844」进行讨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来自 Ethereum、OPLab 和 Coinbase 的开发者们在过去的 5 个月里编写了规范,在 Geth 和 Prysm 中实施,启动了两个开发网,并准备了 KZG 仪式。

在会议期间,我们在许多不同的场合都进行了讨论:在 Devcon 前的研发日的多个研讨会,在 EthMagicians 期间的对话,客户团队参加的半天工作会议,以及几乎每天都有的临时对话。

从这些对话中,我们确定了对执行层和共识层规范的一些小改动。我们还发现,整个客户团队最大的关注点是增加 Blobs 的网络影响。

在共识层,我们决定将 Blobs 和 Block 结合起来,而不是让它们分离。我们做出这个决定是为了简化实施,并期望在下一阶段的 Danksharding 中,我们可能才会让它们分离。

在执行层,为了减少潜在的 DOS 载体,我们决定更新有线协议,使得带 Blob 的交易只被公布,而不是广播。这使得客户端可以安全地管理 Blob 的检索。

我们从客户那里一直听到的最大的担忧是围绕着网络延迟:有了 Blobs,总的网络带宽有可能会大大增加。虽然这是预期的行为,但人们希望尽可能地降低这一变化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计划通过在测试网和主网上创建持续数量的充满 CALLDATA 的区块,来模拟网络行为会是什么样子。这将显示网络上的节点如何处理这种负载。

根据测试结果,我们将调整目标 Blob 大小,以适应带宽限制,并添加任何额外的缓解措施。我们很高兴能得到一些真实的数据,以得知最终的适合 4844 的参数。

最后,大家讨论了跨执行层和共识层使用什么库来实现 KZG 承诺。我们一致认为默认的是 c-kzg 库(取决于 Blst),但客户也可以依靠平台特定的库。

在整个 Devcon 大会上,有很多关于 4844 的确切时间的讨论。虽然大多数客户团队将分片/扩展视为首要任务,但人们也强烈希望 4844 能有充足的资金顺利进行。

对于将 4844 纳入下一个硬分叉,没有做出正式的决定,但对这一想法持高度开放的态度。如何在规范和客户端代码库中最好地体现这一点仍在确定中。

基于这些反馈,工作组将全力以赴,在短期内,意味着实施 2-3 个其他客户端(Lodestar、Erigon、Nethermind),运行带宽测试,并启动 Devnet 3。

本月晚些时候,我们计划再做一次检查,以衡量我们的进展是否与上海硬分叉的时间轴保持一致。我们很乐观地认为,鉴于我们拥有强大的跨公司工作组,我们将能够很快完成 4844。

研究员:stETH 年度质押收益率的 7 天平均值攀升至 5.5%

据 The Block 10 月 21 日报道,DeFi 研究员 Mika Honkasalo 称,stETH(由以太坊支持的流动性质押代币)年度质押收益率(APR)的 7 天移动平均值已攀升至 5.5%,与 9 月份的 3.5% 相比有大幅上升。而对于那些通过 icETH 或 ETHMAXI 等产品利用质押奖励的用户来说,APR 已经飙升至 11%。Honkasalo 表示,收益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网络活动的增加,以及最大可提取价值 (MEV) 的回升。

原文链接

Cosmos 模块化功能链,走向亿级用户的超级 Dapp 时代

原文标题:《单体 Aptos,模块 Cosmos,应用互联网是华人创业的新主场吗?》

原文作者:R3PO

前言

加密不缺故事,而 Aptos 贡献了一次事故。

Move 生态的威力不应被轻视,跟随 Aptos 主网上线的,已经有域名服务 Aptos Names、钱包 Pontem、多签钱包 Momentum Safe、NFT 市场 Souffl3、借贷协议 Argo。

这是第一次众多应用和主网一起上线的奇景,似乎困扰其他公链的流量和生态焦虑并不存在于 Aptos 之上。

但是这就是故事的终点吗?R3PO 认为并非如此,至少从公链总体格局而言,下一个时代会是超级 Dapp 的萌芽和爆发期,单体和模块化之争也并未结束。

华人创业者又一次来到命运的决断点,是继续抱残守缺期待转机,抑或学先辈下南洋、通丝路、直至遍及天下,走向真正属于全人类的广阔天地?

从新加坡 Token 2049 的群英荟萃看到了众人的不甘与愤懑,但南美 DEVCON 寥寥无几的华人,又折射出我们还是舍不得家的温暖,时代正在给予了华人一次新机遇——超级 Dapp 正在兴起。

而这样的危中寻机已经无数次发生在一代又一代华人创业者身上,R3PO 梳理过,从最高占据比特币算力 90% 的盛景,到交易所时代 HBO 三大所的横扫天下,再到 NFT 领域的 X2Y2、Element,无不见证华人和 Web 3 的契合就在于应用和运营。

当前的一个基本判断是,Web 3 的底层基础已经建设完毕,摆脱无效内卷,走向亿级用户的超级 Dapp 时代是幸存者继续前行的必然之路。

R3PO 对当前的 Web 3 赛道竞争格局总结如下,刨去无关紧要的历史浪花,历史趋势从未如此清晰:

· 高性能公链有以太坊的纵向分层模式,Cosmos 的横向分割模式,以及 Move 生态的并行模式。

· DeFi 生态的龙头并立长存,超级 Dapp 已经成型,Uniswap 成为其他聚合 DEX 深度来源,dYdX 已经准备走向 Cosmos 应用链。

· NFT 来到监管时刻,这是瑞波、币安都经历过的成人礼,合规永远是走向更广阔市场的前哨。

目前唯独缺少的是真正百万日活、亿万日活的超级应用。R3PO 认为终结者将会在以太坊生态或 Cosmos 上诞生,论证以太坊的胜利无需多言,但在 Cosmos 2.0 时代,专为超级 Dapp 设计的技术特性和机制,将会承载另一种希望。

希望华人创业者能在其上创造真正伟大的全球性 Web 3 应用,一如挖矿、交易时代,只不过这次面对的是 70 亿人的万亿级市场。

无中生有的故事: Cosmos 2.0 的流量模型

时至如今,公链发展经过三波浪潮,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单一功能链,再到 2016 年起步的波卡、Cosmos 模块化功能链,以及以太坊分层化的生态链,事实证明,以太坊的路线是最为成功的,生态繁荣是足以抵消一切劣势的绝对护城河。  

图片说明:公链支持 Dapp 数量      图片来源:R3PO

目前,也只有以太坊能真正运行上百万级的 Dapp,并且保持高度活跃和新增趋势,而比特币和瑞波则是旧时代的遗存,其设想是一种区块链负责一种事务,比如瑞波的跨境转账。

波卡和 Cosmos 1.0 看到了 Dapp 的未来,但是波卡无法解决多个 Dapp 集体运行的效率问题,所谓的平行链上限在 100 左右,其上继续搭建应用层又过于复杂,左支右绌,难说成功。

Cosmos 的计划是直接开发应用链,Cosmos Hub 只负责最基本的功能,对各链毫无控制权,这可以说是最彻底的去中心化。

图片说明:以太坊月新增 Dapp 数量 图片来源:https://www.stateofthedapps.com/stats

以太坊的优势在于资金、应用沉淀已经形成潮汐效应,其他公链始终无法摆脱对以太坊的依赖,而兼容 EVM-跨链桥-更便宜的手续费、更高的效率,以此三板斧转化为自己流量的尝试一直在发生,但并未有人成功过。

铁打的以太坊,流水的新公链。

图片说明:各公链活跃度 图片来源:R3PO

单纯从各项指标数据来看,以太坊并非最优异者,比如说速度没有 Solona 快,交易地址没有 BSC 多,但是所有的技术特点都在以太坊面前败下阵来,唯有生态长存,才有用户长存,赋予公链穿越牛熊的力量。

最新的故事是 Aptos 主网上线前关闭 Discord 发言区,以及上线后 TPS 只有几十的失望,这和预热许久的 10 万+相差甚远。

问题至此集中至一点,流量从何处来?R3PO 认为借以太坊流量并非最优解,制造超级 Dapp 才是最优解。

华人团队在应用制造上颇有心得,也许创意不足,但是执行力远超其他群体,BNB Chain、OKX Chain 等都是基于 Cosmos SDK 而又兼容 EVM 的公链,但是其很难说属于 Cosmos 生态,更多是借用 Cosmos 开发便利和以太坊兼容性。

兼容 EVM 的公链本质上都是 EVM 的侧链或者 L2,最终只能繁荣以太坊生态,而非 EVM 公链也不是无法生存。

以 Terra 为例,背后操刀的是 Delphi,其效率之高、生态之繁荣是 Cosmos 功能强大的明证,其亡于旁氏的经济模型,从公链运行和建设角度而言,本身仍旧值得借鉴,至少和另一位非 EVM 公链 Solona 相比,从无宕机之虞。

Cosmos 1.0 的模式是官方跨链桥(IBC)、ATOM 优先度低于主权应用链代币,以此尝试冷启动,建立自身的流量沉淀。

Cosmos 1.0 给了公链开发者足够的自由度,可以把主权理解为 100% 的财政自主权,天高任鸟飞,这和以太坊形成了全然的对比,杀死以太坊的一定不是更好的以太坊,而是全新的物种:

· 以太坊的问题:以昂贵换安全,排斥普通用户和高频需求。L2+ZK+分片构成解决短、长期方案,以时间换空间。

· Cosmos 的进击:以空间换时间,让出利润给各链,Hub 和 ATOM 只提供安全,Terra、dYdX、Sei 从过去、现在和未来证明可用性。

Cosmos 2.0 的改进之处,就在于应用链的风险与机遇会如何发展:未来是少数超级 Dapp 一统天下,还是可插拔式的乐高组件?未来的 Web 3 应用格局,是原生协议应用化,还是顺延 Web 2 的产品之争?

对此,R3PO 并无直接答案,但是可以进行最基本的逻辑推演,首先要摆脱平台思维,即使诞生超级 Dapp,也不会是占据用户产生的利润,正如 Uniswap 长期不打开费用协议开关。

其次,协议和应用并不全然对立,胖协议理论认为协议层会捕捉绝大部分价值,但以太坊 API 服务商 Infura,节点保存商 AWS,都是中心化的应用,也并不影响 ETH 的价格,真正影响客户体验的是前端,协议和应用竞争的是前端流量入口,以何种方式提供服务并不绝对。

图片说明:Cosmos 应用 TVL 图片来源:R3PO

在 Cosmos 的大幅度「让利」刺激下,Cosmos 支撑下的各项应用以及二次开发的公链已经形成独具特点的体系,唯独缺少的是领航者。

Luna 和 UST 的高坠也击伤了 Cosmos 上轮牛市,逆风翻盘需要新的模型体系,这是一次从内到外的重构。

在 Cosmos 2.0 的更新中,最主要的有两部分:

1.增强 ATOM 价值捕捉能力:

· 链间安全性 ICS(Interchain Security),Cosmos Hub 提供安全性,应用链使用 ATOM「购买」安全性。

· 流动性质押(Liquid Staking),增加质押服务商数量和类型,包括 Quicksilver、Persistence 、Stride 和 Lido 在内,并同时为 ATOM 和应用链代币提供质押服务。

2. 增强主网和链间活跃度:

· 链间分配器(Interchain Allocator),实际上是链上资金分配计划,成立由 ATOM 国库组织的生态基金,促进 Cosmos 应用繁荣;

· 链间调度器(Interchain Scheduler),允许进行灵活的区块空间套利操作,目前真正实用化的操作模式仍在设计中。

通观这两部分改进措施,最主要的改进在于 ATOM 将会深入各应用链运行之内,实际上各应用链让渡部分经济主权来换取安全性,只要税率低于以太坊就仍然有吸引力,同时,更有作为的分配机制会将 ATOM 的利润重新分配给各链,形成飞轮效应,让流量滚动起来。

与吸引 dYdX「顶流」入驻不同,链间分配器还可以扶持原生的种子应用,比如 Osmosis、Keplr 等应用,既照顾超级 Dapp 对安全性和效率的刚需,也有机会培植出更多的 Terra,不至于一链暴卒害死全宇宙。

这已经不是被动的冷启动,而是强调更有主观能动性的主动运营能力,这正是华人的主场。尽管华人团队在 DeFi Summer 中并未形成绝对优势,但在 Cosmos 2.0 中,目前各项目仍在跑马圈地中,至少机会是充足的。

Cosmos 2.0 为超级 Dapp 的出现奠定基础,现在是下场见真招的时刻了。

从 0 到无穷大:Cosmos 的规模经济  

图片说明:Cosmos 生态 图片来源:https://mapofzones.com/

西方主导的应用,需要在全球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进行本地化适配和改造,某种意义上说使得维持运营更为艰难和昂贵,但是基础协议是全球通用的,这也是出现西方重基础,华人强应用的传统互联网格局的重要原因。

而在 Web 3 世界,东西方第一次同台竞技。R3PO 认为,目前仍处在少数尝鲜者的时代,真正的超级 Dapp 还在酝酿中,比如说以太坊活跃地址在 50 万,MANA 活跃人数仅有 8000 左右,可以说 Web 3 在应用上对全球大部分人群几乎毫无影响。

但是以太坊市值在千亿美元以上,MANA 估值都能到 10 亿美元,这又是实打实的数据。

为什么明明缺乏用户,市值却会如此显著超越以往?以此为基础去推演,亿万日活的 Dapp 估值多少应该合适?

对于第一个问题,不能将目前的 Web 3 现状作为立论基础,不可持续的经济模型无法长存,公允价值需要长期的时间来回调至正常曲线。

对于第二个问题,Cosmos 2.0 的模型更适合探讨单一 Dapp 的发展模型,首先理解下协议收入的深层含义,一个 Dapp 的收入模型由几部分构成:手续费+服务费+Gas Fee+其他费用。

而 ATOM 2.0 的经济模型是 Cosmos Hub 安全租用费+应用手续费,这是最理想的情况,以 dYdX 为例,如果真正迁移至 Cosmos 2.0,如果应用本身愿意购买安全性,用户只需要支付 dYdX 手续费。

图片说明:各公链市值、TVL 及市值/TVL 比值 图片来源:R3PO

从各主流公链市值/TVL 比值来看,以太坊是 Cosmos 将要努力追赶的方向,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Cosmos 生态仍有百倍以上的增长空间,而进一步做多 ATOM 的价值,也会刺激各应用链的协同进步。

在这种情况下,不同于以太坊的纵向分层模式,Cosmos 的横向模型有利于规模化扩展,实际上,纵向分层会制造马太效应,相同赛道,后来者追赶成本过高,但是在 Cosmos 上,早期阶段的 Dapp 可以「圈地自萌」,享受超级 Dapp 相同安全性的同时,稳步发展自己的独特之处。甚至对波卡也形成了带动效应,波卡社区已经有相关提案,将 DOT 在链间进行分配,创造更多 DOT 使用场景,以提高主网安全性和 DOT 币值稳定性。

总结一下,Cosmos 2.0 左转以太坊,右转是波卡。Cosmos 比波卡少了平行链的拍卖和维护成本,比以太坊多了横向扩展机会,有可能滚动起大规模应用经济。

结语:Cosmos 会是超级 Dapp 最终答案吗?

无法被交换的物品,也就无法被衡量出具体经济价值,比如链上安全、用户习惯等,Cosmos 的优势在于可以在未形成固化格局时做出较多调整,任何公链发展都有其时间窗口,总体看来,华人创业者在当下关口制造出超级 Dapp 的时机仍旧存在。

以太坊的共识层相当稳定和坚固,创造比以太坊更好的共识层很难成功。

但以太坊生态丰富的另一个含义是「破碎」,L2 之间的互相通信、L1-L2-L3 之间的交互、跨链桥的安全性是三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Cosmos 有针对性改进的机会,但是超越以太坊还需要成功的超级应用,只有建立独属 Cosmos 的生态沉淀,Cosmos 才能真正站稳。

其次,ATOM 从让利于应用链代币到希望捕捉更多价值,其他应用是否会甘心吐出利润仍值得打问号,如果都要给底层协议分享利润,为何不直接去以太坊求生存?代币模型不是简单通缩、增强价值捕获能力可以解决的。

市场产生需求,技术满足需求。

R3PO 希望能挖掘出 Cosmos 的机会,给漂泊全球的华人 Web 3 创业者一些启发,创造属于全人类的超级 Dapp。

福布斯曝光 Kraken 管理问题:高管流失和文化困境

原文标题:《Cracks At Kraken: Crypto's Near Empty C-Suite》

原文作者: Steven Ehrlich

原文编译:郭倩雯,ChainCatcher

Kraken 首席执行官 Jesse Powell——该公司好胜却内向的创始人——此前宣布他会在 9 月 21 日辞去首席执行官的职务,转而担任主席一职。对此人们毫无意外。Powell 在枪支权利和产假等问题上的傲慢与视而不见,(在一份内部信息中,Powell 曾将儿童描述为私营公司的「有害附加物」)引发《纽约时报》关注这家拥有 3000 人员工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揭露其内部上演的文化战争。

Kraken 已经成为领先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之一,其支持者包括 Digital Currency Group 和 Tribe Capital,估值据称有 108 亿美元。它希望能与 Coinbase 抗衡,并在首次公开募股中上市。与将自己定位为媒体宠儿的 SBF 不同,42 岁的 Powell 总是一副对舆论不屑的态度,这为公司的发展带来负担。

但 Powell 最近的头衔变化可能无法弥补他对 Kraken 高管队伍造成的损害。过去两年里,该公司的高管大量离职,Powell 异想天开的管理风格和特立独行的个人观点也饱受诟病。

Kraken 首席执行官 Jesse Powell 将交易平台打造成了市值 100 亿美元的公司,但他的意识形态和管理风格成为未来发展的潜在障碍。拍摄者/David Paul Morris/Bloomberg

该公司正在寻找一名首席运营官(其现任首席运营官 Dave Ripley 将取代 Powell 担任首席执行官),一名首席产品官,一名首席技术官,一名首席合规官。自 2021 年 6 月以来,它的首席商务官一直空缺。更重要的是,其首席财务官 Carrie Dolan、首席营销官 Mayur Gupta 和首席人事官 Pranesh Anthapur 只在该公司担任相应职务 6 至 9 个月不等。

一位最近离职的高管称,这次管理层更替,「对于这家在短期内就发展壮大的公司来说,将是一次巨变。」

Kraken 的一位发言人否认最近很多的高层职位空缺或高管离职,并解释说寻找高管可能需要一年多时间。「Kraken 要求很高,只会选择最好的候选人,尤其是高级别的职位。」

最近离职的一位高管是 Steve Christie,他是全球合规主管,于 9 月离职后加入 Binance 担任其合规高级副总裁。此外,Kraken 曾有一位首席合规官 Howard Bernstein,他现在经营一家管理咨询公司。当初,Bernstein 在这个职位仅仅呆了八个月,从 2015 年 8 月至 2016 年 2 月。

首席产品官最终由 Jeremy Welch 担任,他于 2022 年 6 月离开公司。同月,《纽约时报》也对其公司文化进行曝光。他于 2020 年 5 月加入 Kraken,担任产品副总裁,2021 年 4 月被提升为首席产品官。内部人士说,Welch 在这个职位上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与同行相比,Kraken 产品的开发速度臭名昭著地慢。比如,与 Coinbase 等其他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不同,Coinbase 从 2013 年就有了 App,而 Kraken 直到 2020 年才有自己的面向消费者的 App。

公司的一位发言人辩解称:「Kraken 一直专注于提供优质产品。不幸的是,这一领域的企业常常在产品还没做好或还没准备好进入市场时候就冒然推出产品。」

然而,Powell 越级下发指令和过于细致的管理,可能也是导致 Welch 难以加快产品开发的速度的原因。Powell 有时会参与到进行中的项目,把他们的路线图改得天翻地覆。一个例子是去年冬天,Kraken 草率地干预其即将发布的 NFT 市场。一位内部人士说:「Jesse 在没有告诉任何人的情况下就改变了 NFT 项目的整个路线图。我们花了一两个月就路线图达成一致,结果有一天他把所有的工程师都拉走了。这是他的特权,但这对大规模公司的扩张来说,这是灾难性的。」

Welch 取代 2020 年 10 月离职的 Craig Stoe,成为又一个离职的产品负责人。Kraken 现在正在寻找四年内的第三个产品负责人。

首席财务官 Kaiser Ng 是公司的老员工,于 2022 年 1 月离开公司,到 Binance 担任负责财务的高级副总裁,为 2022 年 3 月加入公司的资深 CFO Carrie Dolan 让路。2014 年 Lending Club 上市时,Dolan 曾担任该公司的 CFO。2016 年 9 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她和首席执行官 Renaud Laplanche 不当地调整了他们向投资者报告的基金收益。虽然她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这些指控,但她同意支付 65000 美元的巨额罚款作为和解条件的一部分。

自 2021 年以来,Kraken 一直没有首席商务官,尽管它似乎也没有在寻找接替者。该公司的前首席商务官 Robert Zagotta 从 2018 年 6 月到 2021 年 6 月在该公司任职,然后选择离开,成为卢森堡交易平台 Bitstamp 在美国分支机构的 CEO 和该公司全球交易平台的全球 CCO。

Kraken 的多个内部消息源头告诉福布斯,Powell 正面临挣扎:如何不牺牲自己核心的自由主义价值观的前提下,在商业意识和与监管机构合作两个互相竞争的选项中进行权衡。这在 2015 年 8 月,他决定将 Kraken 撤出纽约市场时体现尤为明显。此前,当地监管机构颁布了「BitLicense」,这是一个在该州运营所需的加密货币专用许可制度,许多内部人士认为它对参与加密货币和区块链的公司持有偏见或敌意。

尽管在推特上追随 Powell 的加密理想主义者们为这些决策欢呼,但多个消息来源称,这令负责公司发展的高管感到恼火。毕竟,放弃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市场,还能做大生意吗?

前首席营销官 Matt Mason 仅在加入公司 12 个月后,便于 2020 年 2 月突然离职。他的职位一直空缺。现任 CMO Mayur Gupta 于 4 月从 Gannett-USA Today Network 受聘。

「即使是微小的营销决策也要经由 Powell,他对所有的决策都有意见,」一位前内部人士说道,「我们永远无法拥有愿意维持一种营销风格的领导,因为他们将永远无法满足 Powll 对营销的奇特想法。」

实际上,首席技术官 Thanh Luu 甚至也在计划从这个角色中退下来。2011 年他与 Powell 共同创立该交易平台,并在其董事会中任职。

尽管领导层空缺,但 Kraken 正从初创企业成长为更专业的组织。整个组织内有等级结构,有与头衔相对应的工资设定。一年半前左右,它还进行了第一次定期的绩效评估。此外,公司对员工健康有相应的关注,因为公司有一个专门的「文化和生活」沟通团队,并在 Slack 上有健身频道。

一旦新的首席运营官上任,日常的领导工作将转移到现任 COO Dave Ripley 上,他于 2016 年加入 Kraken。虽然 Ripley 把头发留得很短,喜欢穿商务休闲装,和他这位留长发穿着时髦的上司很不相同,但他与 Powell 的许多观点一样。事实上,Ripley 是《纽约时报》曝光的「文化」文件的作者之一,该文件包含诸如「生命、自由和对健全货币的追求」和「有些时候必须有人被冒犯」等章节。

Ripley 曾是波士顿咨询集团的负责人,人们对其评价是「有能力」和「善于分析」。一位内部人士称从 Powell 到 Ripley 的转换是「用魅力换取专业性」。

Powell 也承认了这一点,他说:「Dave 不像我一样可笑,可能不愿意像我那样总是说些疯狂的话。Dave 可能觉得他必须更专业和保守。尽管如此,我们在文化、使命、监管方法以及我一直在做的一切上都是保持 200% 的一致。」

至于 Powell 从首席执行官转任主席这一变化,是否会对公司运营和其不良文化产生任何实际影响,尚不确定。Powell 仍将参与新产品开发和加密货币宣传等工作,因此他在 Kraken 内部的传奇影响力可能也无人能及。

Powell 在谈到 Kraken 的高管流失和文化困境时如此说到,「我认为人们真的很尊重『为一个人的信仰站出来的意愿』,并想要在工作场所中找到这一点。这一点现在在硅谷和整个技术领域中都是缺失的。我们经受住了这种冲击,让有问题的人离开,吸引与我们的文化更契合的新人。」

Coinbase 取消用户使用非美元法定货币交易 USDC 的佣金

10 月 20 日,Coinbase 宣布为增加国际上 USDC 的发展和使用,用户使用非美元法定货币交易 USDC 时,Coinbase 将免收佣金。Coinbase 称,USDC 的采用在美国以外的地区更为保守。目前,用美元购买的 USDC 比用非美元货币购买的多 3 倍。部分原因是,在美国以外的地区,用户在将其当地货币兑换成 USDC 的过程中通常需要支付费用。

原文链接

202022-10

Axie Infinity 代币 AXS 将于下周解锁超 2000 万枚,占总供应量的近 8%

10 月 20 日,据 Token Unlocks 数据,P2E 游戏 Axie Infinity 代币 AXS 将于 10 月 25 日 9:10 进行大额解锁,解锁量为 21,543,000 AXS,占总供应量(2.7 亿)的 7.979%,约合 2.18 亿美元。

解锁部分归属包括团队成员 573.75 万枚、质押奖励 489 万枚,打金 472.5 万枚,顾问 250 万枚,私募 199.75 万枚,生态系统基金 168.75 万枚。

原文链接